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兩宏觀經濟大師奪諾獎 研政策影響 對歐美困局「無良方」

美國經濟學家薩金特及西姆斯周一憑 研究政府政策如何影響經濟,贏得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稱讚兩名得獎者解答了許多有關經濟政策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係問題。西姆斯獲悉得獎後 稱,他與薩金特的研究有助政府決定如何對應金融危機遺留下來的滯脹及財赤問題,但他強調,他無法對當前經濟困局提供即時有效解決方法﹕「若我有簡單答案, 一早四處宣揚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在聲明中說,薩金特(Thomas Sargent)展示了如何利用結構宏觀計量經濟學分析經濟政策的持久影響,這種方法可應用於政府或企業隨經濟走勢變化調整自身預期和政策;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則分析了經濟如何受短期經濟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兩人的研究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全球被廣泛採用,成為宏觀經濟分析的必要工具。
哈佛同學 研究內容互補
薩 金特與西姆斯均在1968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一起在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系任教。評審委員會指出,儘管兩人各自展開研究,但其成果形成互補,解 答了許多有關經濟政策與宏觀經濟中各變數的關係,例如提高利率或減稅會如何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脹,央行調整通脹目標將產生什麼後果等。
影響全球央行運作
政 府政策可以影響經濟,但兩人的研究不約而同指出,人們的理性預期也會反過來影響政策制定,《金融時報》指出,「理性預期」在過去25年對聯儲局及各地央行 運作影響深遠。聯儲局之所以明言低息政策將維持至2013年,是因為該局官員相信,提高透明度可以令聯儲局對市場及公眾預期有更大影響力,令貨幣政策更能 有效地影響需求。
薩金特最為人熟知的是1970年代提出「理性預期理論」。他的理論認為,人類行為不單以政府政策為基礎,更視乎他們對政策及其對未來影響的預期。《華爾街日報》稱,在環球央行目前正為如何刺激經濟之餘避免刺激通脹而頭痛,薩金特的研究在今天看來特別有意義。
薩金特一篇論文提到,沒有好的財政政策輔助下,不可能有好的貨幣政策,華府政治僵局懸而未決,這一結論的確令人憂慮。
理論獲伯南克採用
西姆斯主要研究如何制定出系統方法來區分經濟中意料之外的震盪,以及預期中的轉變。他的研究方法現時廣為經濟學家採用,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師布蘭夏爾(Olivier Blanchard)在論文也曾引用。西姆斯稱,他從未想過會獲諾貝爾獎,「我很驚喜,即時從牀上跳起,因為想像到這將會是一個非常繁忙的早上」。

咁大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