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4, 2011

亞洲難成救世主 全球瀕衰退

亞洲難成救世主 全球瀕衰退亞 洲工業活動跌至金融海嘯後新低,再次證實全球經濟不可能「分道揚鑣」(De-Couple)。歐美近年陷於衰退,亞洲卻增長強勁,讓後者很多人感覺良好, 認為亞洲可獨善其身,甚至取代歐美成為救世主。事實上,亞洲不但無力拯救歐美,反而正被後者拖入深淵。全球逾八成消費需求仍來自發達國家,歐美一日無起 色,世界難免逐步走近衰退。
 
各國公布9月的經濟數據,德國及歐羅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50.3及48.5,同創兩年新低;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指數意外反彈至51.6,但仍徘徊在增長與收縮分界線附近。數據雖然低迷,卻在預期之內,並不令人意外。

 
讓人意外的是,亞洲數據遠遜預期。印度PMI大跌至50.4,創30個月新低,單月降幅達2.2個百分點。中國PMI微升至51.2,但仍處2008年金融海嘯低位。日本PMI跌至49.3,意外跌破增長與收縮分界線。台灣PMI續跌至44.5,創33個月新低。

 
歐亞角色難互換

 
整體來說,亞洲工業活動已放緩至2008年以來最疲弱水平,這似乎與部分人士寄望亞洲獨力拯救全球 經濟的美好意願背道而馳。事實上,亞洲今年出口往歐美的訂單銳減,區內製造業及相關產業均陷入寒冬,國泰(293)上周已警告,今年聖誕不再是旺季。近日 溫州爆發的次貸危機,導火線亦是廠家訂單減少,阻延資金回籠,導致無力還債。

 
中印等亞洲新興國家近30年迅速崛起,全賴以較低成本為歐美消費者生產貨品及提供服務,這點至今未 變。正如利豐(494)主席兼國際總商會主席馮國經近日清楚地指出,目前全球約85%的消費需求仍來自OECD(經合組織)國家,亞洲縱能提供一定額外需 求,對全球而言,最多也只有氣氛上(sentimental)的幫助,卻絕非救命丹。

 
中印近年雖然致力擴大內需,但要扭轉全球供求關係格局仍長路漫漫,更不會因為歐美發生了一場債務危 機,而使雙方「世界工廠」及「世界大客」的角色驟然互換。投資者必須認清現實,這次環球經濟危機何時解決,始終是看「大客」何時付清債務,使荷包再度充實 而有力消費,而非慢慢等待「工廠」的工人儲夠錢成為新的豪客



 负面消息不断湧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