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0, 2011

双底衰退

所謂“雙底衰退”大致可以理解為,在一個經濟周期內,經濟出現兩次衰退。結合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也就是說,不少人擔心,世界經濟在2008年第三季 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經歷了一次嚴重衰退之後,由于復蘇緩慢、乏力,2010年晚些時候或者2011年還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實際上,早在一年多以前,世界經濟剛剛復蘇,很多人就開始探討世界經濟復蘇的路徑,有所謂的“V型”、“W型”、“L型”之爭,而所謂“雙底衰 退”,基本上就是世界經濟出現“W型”走勢。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逐步觸底反彈,當時大多數人斷定,世界經濟將出現比較明顯的 “V型”反彈勢頭。但進入2010年之後,特別是隨著歐洲債務危機衝擊全球,人們對于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有所減弱,在過去幾周,有關“雙底衰退”的擔憂明 顯增多。

目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進一步增加。

第一,歐洲債務危機及其引發的財政緊縮計劃,將對歐盟和世界經濟帶來不利衝擊。更讓人擔憂的是,在目 睹了希臘飽受債務危機“蹂躪”之後,許多歐洲國家已經痛下決心緊縮財政。一些歐洲國家,在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牢固時,已經開始提前實施“退出策略”了。截至 目前,飽受危機困擾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都已經實施了財政緊縮計劃,而且歐洲三大經濟體德國、英國和法國,近來也表示將削減財政赤字,控制債務 規模。在今年6月下旬的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上,歐洲國家一度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發生了爭執。

歐洲國家鞏固財政基礎,本來無可厚非,但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步伐仍非常緩慢之際,歐洲國家率先退出刺激經濟的財政措施,其影響不容忽視。不管對于美國而言,還是對于中國而言,都非常擔心歐洲經濟增速放慢,進而導致其需求下降,對自己造成不利影響。


世界經濟目前面臨的第二大不確定性是美國失業問題。雖然在國際金融危機前,國際上流行一種有關世界經濟增長與美國“脫鉤”的理論,但從短期看, 雖然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作用正在增強,但美國私人消費需求仍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美國失業率有所下 降,但仍保持在9.5%的高位。預計今年全年,美國失業率都有可能保持在接近10%的高位。失業問題嚴重,必將影響美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對許多依賴向美 國出口的國家產生不利影響。

世界經濟另外面臨的一大不確定因素是中國的經濟走勢。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對世界經濟走出危機谷底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受制于國內和國際復 雜的經濟環境,中國經濟需要在刺激增長、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方面保持平衡。今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也在全球范 圍內引發了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擔憂。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看法是,世界經濟復蘇將長期保持一個低速、緩慢的態勢,但陷入全面的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目前,雖然一些經濟學家紛紛調低 了今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但他們仍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在2010年,甚至到2011年,基本仍可以保持緩慢增長態勢。但毫無疑問,即使不出現全面的 二次衰退,如果世界經濟長期保持低速、緩慢復蘇,對各國就業、消費也會帶來不利影響。世界經濟要恢復到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前年均5%左右的快速增長態勢,可 能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目前说的双底型衰退,又叫双底W型衰退,double dip recession。全球经济正开始从自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和金融危机中从2009年下半年见底回升。目前不少媒体和经济学界的人士包括索罗斯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失去动能,“双底”衰退仍是具有实质性威胁。 索罗斯是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表演讲时做上述表态的。他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全球经济的下一次走低是否会在2010年或2011年发生。   所以双底型衰退是指在全球经济已经触底逐渐回升时,经济复苏可能失去动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再一次触底,即双底W型衰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