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中央合作銀行(Rabobank)表示,美國總計有30%至35%的蜂群無法活過冬天,遠高於歷史正常的10%,歐洲大部份地區的則為20%以上。此外,在加拿大、巴西、澳洲、中國等和其它地區,也發生大量蜜蜂失蹤現象。 雖 然人類的主食稻米、小麥、玉米等為風媒授粉作物,但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高達八成的蔬果農作物是靠蜜蜂授粉,蜜蜂每年供應了150億美元的食物量;包括堅 果、瓜類、莓果、柑橘類水果、蔬菜、咖啡等最為寶貴的農作物。此外,自1961年後,授粉作物的產量增加4倍,但蜂群數量減半,每公頃的蜜蜂數量約減少 90%。 愛因斯坦曾預言:「若蜜蜂自地球上消失,人類將只能再活4年。」目前科學家尚未完全釐清蜜蜂死亡的原因,推測可能是某種疾病、寄生蟲、病毒、農藥殺蟲劑等。 中 國在80年代迅速擴展梨園的規模,但殺蟲劑卻使四川附近的蜜蜂消失,而必須倚靠費時費力的人工授粉的方式栽種梨子。德國、法國、意大利已下令禁止使用含有 「新煙鹼類」(neonicotinoids)可尼丁的殺蟲劑,因會影響昆蟲的中樞神經系統。英國養蜂協會(British Beekeepers Association, BBKA)和美國的養蜂業者也呼籲,必須「緊急審查」化學殺蟲劑成份,否則蜜蜂可能會在十年內全數消失。 荷蘭中央合作銀行(Rabobank)對此表示,各國都必須一起重視蜜蜂消失的嚴重問題,制定嚴謹的規則限制使用殺蟲劑,使養蜂人不再孤軍奮戰。相對於全球暖化的問題,蜜蜂的神秘消失或許是更為迫切的棘手議題。 |
Thursday, February 10, 2011
蜂群消失 全球糧食安全惡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