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拿出泰瑞‧傑克斯(Terry Jacks)的老唱片吧﹐因為上世紀70年代似乎正在加速回歸。
上週我們注意到﹐處於困境中、經濟沒有或是緩慢增長、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元區國家正面臨著通脹上升壓力。昨天中國採取物價穩定措施以粉碎初露端倪的通脹﹐似乎在仿效尼克遜(Nixon)時期的經濟手段。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旗下的全球貨幣分析師小組公佈的報告目前認為﹐全球可能出現的滯脹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該報告還說﹐70年代的滯脹不是受油價高漲帶動的﹐而是由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的。
這一觀點當然支持了這樣的看法﹐即美聯儲(還有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等)執行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將產生不太好的結果﹐滯脹可能就是一個結果。
摩根士丹利的基本觀點如下:
*金融危機“損害了”許多潛在產出﹐因此減少了經濟的增長潛力。這降低了經濟的增長限速。(另一個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上週剛剛向我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美聯儲寧可過於謹慎﹐也不想重復1937年的悲劇﹐當時“過早緊縮政策”導致經濟急速下滑。現任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知道這次大蕭條﹐所以上述所言也不是什麼古怪的想法。
*較之通縮威脅﹐各央行更喜歡通脹威脅。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人們知道如何應對(通脹)這家伙。讓(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Volcker)回來吧﹐但不是現在!(沃爾克以高通脹的匬星聞名。)
*由於有太多公共和民間債務﹐因此全球各央行願意引發或默許通脹。
這麼說滯脹即將來臨嗎?像華爾街任何一個狡猾的人一樣﹐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說﹐滯脹不是已知的結論。對於是否增加更多舉措﹐他們說還沒有出現太多通脹﹐但各種通脹因素正在累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